周勇,西安美術學院碩士,1994以一幅《大地的誓言》榮獲聯合國環境與發展藝術展的榮譽獎。被譽為今日最生動的絲綢之路風彩和中國的馬可波羅。現任紐澤西美術學院教授、Rutgers大學藝術顧問、中國新疆藝術學院教授、新疆師範大學教授。今年8月,周勇老師和夫人魯鄭,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再次走進那一片熟悉的土地,走進新疆藝術學院的大門,踏上三十年以前上課的講台。
新疆,在許多中國人的眼裡是嚮往、神奇、怪異和夢幻;新疆,是一個四季如歌的地方,讓人充滿無限瑕想。威巍之巔的天山磐石般的矗立在廣博的盆地之上,浩瀚空曠的沙漠金光燦燦的躺在塔克拉瑪干之間;千古不朽的胡楊林生生不息的長存在這片士地上,風沙、綠草,牧場、敖包,聚集47個民族。新疆是戈壁中的綠洲,是經過千年雕琢的中國大西北的明珠!周勇在新疆渡過了25個年頭,漫慢大漠戈壁,揚撒漫天風沙,錯綜交橫的鑽進平台。近三十年來,周勇的足跡已經走遍了天山南北。塔里木河、阿勒泰、吐魯番滋潤的土地造就了周勇,豐富的民俗、古樸的氣息、強烈的陽光和豐富的色彩為周勇提供了創作素材,培養出他對色彩敏銳的感覺,也源源不斷的完成一幅幅發人深省的作品。今天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副歌頌生命的石油工人之歌,它的氣勢和脈絡,可比當年紀念911的《震撼世界之祭》,它是歌頌中國民族的《中國魂》。
油畫,起源與西方, 使用油性材料以及天然樹脂作為繪畫媒介劑,它是由傳統蛋彩和釀蛋白等乳劑型材料演變發展而來的。色彩濃列、厚重,每個畫家都有自己獨特的色調語言,這種色彩藝術語言也不是用簡單的公式所能代替的,它既要有對色彩規律性的認識,又要有對藝術法則的掌握和運用。站在一片色彩前面,每個人都會產生不同的聯想,白如雲雪、黑如炭夜;紅似火、藍似海。周勇用一支畫筆,塗抹出大自然的色彩。他的畫,用筆用色盡情自由隨意,表現靈動之氣。從而使他創作中的色彩真實而集中地傳達出大自然的情調;他滿懷激情地把在展現在觀眾面前,深深地牽動著人們的心靈。
《中國魂》從六十年代黃河兒女走進新疆戈壁灘開始,講述多少熱血青年成為新一代的石油工人,在戈壁灘上紮根落戶,生兒育女,在戈壁灘上奉獻自己的青春年華。周勇老師多年來一直專注以民族和文化為系列的油畫題材,還在新疆藝術學院和新疆師範學院教授繪畫時,就走遍了新疆的大小城鎮。來到美國後,又經常回到那裡采風,和牧民們休戚與共,喝酥油茶、住蒙古包。他背著畫架,聆聽著駿馬奔騰,悉數著朝夕斜陽。他描繪著茫茫草原的藍天、白雲;描繪著蒙古包前的裊裊炊煙;他描繪出飽經風霜的牧民們真摯淳樸的笑臉,也描繪出天真無暇的孩童期盼的眼神。他的作品筆觸樸拙粗獷、色彩熱列濃厚,淳樸中情深意濃,他以自然、人的生活真實性為基礎,超脫表面的描繪色彩,既運用了色彩的規律又不拘泥於色彩規律,他用在生活中捕捉到的每一束光、每一種色,通過一幅幅作品,講述一個來自中國西部故事,栩栩如生展現中國西北的一片沃土――新疆。
近年來,周勇的油畫作品不斷的融入西方的繪畫人物和風格。《少女》、《紐澤西海港》、《舞蹈教室》等,色彩更加柔和、平滑,表現手法更加自然、細膩。
周勇的紐澤西美術學院在新澤西幾乎家喻戶曉,周勇認為,美術教學要注重藝術普遍性和科學性的特徵,要引導孩子接近大自然,要學會仔細的觀察事物,尤其要根據美國孩子的特點,培養孩子紮實的繪畫功底,同時,也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個性創作。他以“教畫育人”為辦學的宗旨,10多年來,從周勇的紐澤西美術學院走出的學生已經有許多,他們不少都在美國以及世界性繪畫大賽中取得很好的成績,很多都考入了名牌大學,並繼續選擇藝術課程作為大學選修課。周勇認為,繪畫本身,並不一定可以幫助孩子考入名牌大學,但學習繪畫的過程,可以讓孩子開拓視野、可以發揮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可以讓孩子學會持之以恆;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孩子。
周勇就是周勇,一個即布拘泥於畫派,也不沈湎於大師筆法的畫家,他以自己獨特的畫筆,描述著繪畫的故事。但作為一位絕不墨守陳規的藝術家,他早已突破了方寸畫布。他用自己的頭腦、自己的眼光,自己的經驗,審視周圍的一切,用古樸、豐厚、多彩的繪畫經驗,教導學生、提升自己。
周勇的家庭是一個藝術的家庭,妻子魯鄭,是新澤西的鋼琴教師,魯鄭老師的攝影作品,經常出現在文化和藝術的展覽現場,每到慈善活動,也總是可以看到他們夫婦的身影。剛剛結束的美華防癌協會的活動上,周勇的繪畫《人體》和魯鄭的全部攝影作品,全部被義賣奉獻。這個週末,周勇老師的學生,將在新澤西羅格斯大學亞美文化中心舉辦為期一週的高年級學生優秀作品展,共展出作品百餘幅,這是學生們多年心血的結晶,也凝聚了孩子們對人生、對這個多彩的世界、對美好生活的期望,執著的追求和哲學的理性思考。周勇說:這是一個感恩的時節,也是紐澤西美術學院的第十二個感恩節,亦用這個展覽,感謝所有支持和幫助孩子們一起成長的團體和個人。